EN

全球网红社区商业设计,theCOMMONS二店探秘:我们为何缺乏“灵魂级”小商业?

  • 作者:onewedesign
  • 时间:2023-02-18


为小部分人用心做好一个平台,让美好的社交活动自然地发生......不贪大,不求全



“当我从美国回到泰国时,

我有两个小孩,我不知道该带他们去哪里。

没有公共图书馆,没有社区中心,

没有真正可用的游乐场。

如果你搬到这里并试图结识新朋友,

(在这个城市)那很难做到。

你可以去购物中心,

但这不一定是您想要与小孩子共度时光的地方。

那真的很无奈。”


上面这段话来自于一个母亲:Vichit-Vadakan。




为了弥补生活中的缺憾,给像她一样的年轻人更多的社交机会,她创建了一个理想中的社区商业体。


如今,这个商业体早已成为商业地产圈内全球社区商业的典范,而2020年这个商业体品牌也开出了它的第二家店。


1. 经典项目,由心造



“先成为社群,再成为商场”,


就凭借着此理念,这个窝在街区内部、只有5000㎡体量的小商业体自2015年开业起,一举成为泰国曼谷文艺青年聚集地和全球知名的网红商业体。


这就是theCOMMONS。


项目团队Kennest Group是一个具有丰富餐饮和空间运营经验的知名商业企业。


在建立了著名的“ Roots”咖啡店和“ Roast”咖啡馆之后,创始人兄妹俩花了数年的时间开发了这个社区购物中心并将其概念付诸实践。


“大型混合用途项目正在各地涌现,缺少的是为社区建造的小场所,”,


联合创始人Vichit-Vadakan表示他们期望创立一个“让每个人不仅可以分享事物,还可以分享价值和记忆”的空间。


在这个四层的建筑体内,集结20多家餐饮、酒吧、特色小食以及各种受年轻人喜爱的美发、健身等生活方式店铺,并定期举行各种文艺、环保等活动。


项目最大的亮点就是为年轻人社交提供更多的开放空间,方便年轻人随处一坐就可以休息、聊天、瑜伽、学习,甚至抽根烟或发呆一下午。




简约时尚的风格设计,让项目辨识度十足。不仅在空间设计上运用工业风,将自身打造成别具一格“未完成的大工地”,颇受年轻人喜欢。


theCOMMONS“工地风”的外立面


the Commons突破了传统盒子Mall的封闭模式,巧妙地运用“阶梯”的元素打通商户之间“屏障”、融合室内外场景,营造出开放、通透且充满活力、延展力和想象力的商业空间氛围。


theCOMMONS内部阶梯结构及实景


在曼谷这样的高密度城市,人们急需新的适应热带气候的室外生活空间,更何况是Thonglor这样的典型富人区,就这样,theCOMMONS创造了一个让人一年四季可以享受其中的舒适室外空间,为项目“网红”标签打下了基础。


就在theCOMMONS Thonglor 还在源源不断地吸引全球文青驻足打卡,商业地产人反复踩盘的时候,今年1月16日,theCOMMONS二店-- theCOMMONS Saladaeng开业。从此,theCOMMONS也开始走向连锁发展的新阶段。


已开业的theCOMMONS Saladaeng



2. 融合本地,不复制


比较一店和二店,颇能感受到theCOMMONS既有相对统一的选址标准和概念主张,又有融入本地文化和社群的追求。


theCOMMONS二店在选址方面延续了一馆的“富人思维”,落子曼谷老牌CBD金融住宅区Saladaeng,这里也是传统的亿万富豪住宅聚集区,巷子里不乏年代久远的豪宅建筑,宣示着泰国富豪家族们背后的声望与财富。




这个项目面积只有3000平米,比Thonglor小一点,之前是租给一家即将倒闭的餐馆[Treecreeper]。


“我喜欢这条街。它拥有众多创意无限,充满活力的生机,当我看到这处房产时,我爱上了美丽的榕树”,Vichit-Vadakan对此地喜欢不已。


于是,theCOMMONS Saladaeng的建筑设计也依然由负责Thonglor区一店的泰国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建筑事务所操刀完成,相比于稍隐蔽的一店,二店的位置要明显的多,从外部就可窥其全貌。


theCOMMONS Saladaeng外立面实景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这个整片的红色屋顶,而这样的设计灵感则是来源于Saladaeng当地的历史。


Saladaeng区域地块,在最早的时候为皇室所有,作为农耕区,每年都会在这里举办盛大庆典——春耕节,这个节日庆典一直延续至今,不过举办地点现已换到Sanam Luang皇家田广场。1893年丹麦在该区域修建了铁路,火车站台的亭子屋顶刷成了鲜艳的红色,从那时开始人们就把该区域命名为Saladaeng(在泰语中Sala-亭子,Daeng-红色)。


深厚的历史积淀为整座建筑赋予了浓郁的故事色彩,也正因此,红色的大片屋顶成为了the COMMONS Saladaeng人们的独特记忆点,为其赋予了专属IP。


高挑屋顶营造的内部开放式空间


而theCOMMONS Saladaeng内部结构共分为The Ground、The Market以及The platform 共计3层,整体设计风格除延续了首馆依托温暖灯光和清水混泥土互动交织的“魔幻工业风”外,更是将首馆theCOMMONS的阶梯元素发挥的更加登峰造极。


内部阶梯及楼层结构示意


延续一店的设计理念,大台阶从项目直通而上,贯穿整个项目,指引人们一路向上,直到建筑的另一面的公园区域,木制阶梯也同样被赋予了功能,每一层都有可供坐着甚至躺着的平台,辅以绿植点缀,成为了人群休憩交流聚餐的场所。


可供人们休憩交流的阶梯


另外还有红色大屋顶形成的宽敞、高挑空间,和首馆the COMMONS一样,二馆the COMMONS Saladaeng户外空间配合风扇带来空气流动,解决地处热带的高温问题。




室内部分则也延续了首馆的明亮和轻快,可以让阳光充分射入,让空间的整体氛围更加活跃舒适。




更值得一提的是,位于项目3层的参天榕树,它是设计公司在原有土地基础上原样保存下来的。


theCOMMONS Saladaeng设计全貌以及顶层的榕树


3. 社交主导,社群化


theCOMMONS Saladaeng拥有三个楼层:


  • 一层The Ground、

  • 二层The Market以及

  • 三层The Platform,

目前已开业商户20余家,基本以餐饮和生活方式为主,力求强化项目的社交属性和社群生活方式。


一层 The Ground 


grab & go(即买即走)外卖快餐和休闲餐厅的所在地,既复制了曼谷街头的小吃体验又同时更加重视品类的组合和氛围的建设。其中,延续一店theCOMMONS已有的brunch餐厅Roast、Roots咖啡厅、和日本抹茶甜品吧Seven Suns以及新引进的鲜花家居Plant House。






二层The Market



正餐楼层,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来自台北的曼谷人气酒吧Rabbit Hole第三家分店Draft Land调制的鸡尾酒、Bun Meat and Cheese的“完美馅饼”以及首馆the COMMONS同款的The Lobster Lab等,宽敞舒适的就餐体验为社交活动的发生和展开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二层楼层示意以及宽敞、开放的就餐环境


三层The Platform


拥有一棵保留下来得参天榕树,供社区使用的多功能空间以及大量室外和公共区域、艺术空间、户外草坪以及不少文青小店、本地手工艺品等,邀请本地创作者通过公众预订的课程和活动来分享他们的技能或展示才华。


无论是瑜伽,艺术疗法还是爵士表演,Platform都是绝佳的社交场所。




在运营维度,the COMMONS系列也在努力实现着“公共性”。就像Thonglor 店(一馆)就会时常举办一些市集活动、品酒交流又或者一些本地设计师的手作分享等等,二馆自开业以来也一直按照月度举办Live Music活动,为项目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气和活力。


项目几乎每天都有音乐表演


有温度的服务也始终是theCOMMONS系列征服消费者心理的法宝:免费的饮用水,一旁的捐款箱,还有美食摊位未使用完却未过期的食材,也将分发给周边社区的弱势群体……


同时在营业时间方面,theCOMMONS系列也将社区的“晨经济”和“夜经济”优势发挥到极致,与一店the COMMONS相比,二店the COMMONS Saladaeng更是将营业时间提前至早晨七点,充分抓住社区用户的需求。



结语

问:如何做好一个社区商业?


the COMMONS:让消费者皮囊可托,灵魂可安。



注:本文来源于商业与地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作学习分享,不做商业用途,侵删,谢谢!

在线咨询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