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国依靠出色的工业设计,以及创新式的场景化打造,已逐渐成为亚洲体验式商业的新标杆。大多数人对曼谷的印象还停留在金碧辉煌的大皇宫、拥堵的交通、人声鼎沸的夜市、灯红酒绿的夜生活,殊不知它早已蜕变成了一个历史与现代融合、东西方文化混搭的摩登大都市,受到了不少时髦精的追捧。
泰国曼谷著名的网红社区商业The commons是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的非典型的商场,主打生活圈,曾被时尚杂志称为曼谷的小纽约,也是泰国曼谷文艺青年聚集地和全球知名的网红商业体,这里最大的亮点是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社交空间,接下来我们来解析一下这个网红社区商业体的设计秘笈。
而The Commons就是一个潮流人士都会来打卡的网红商业地
The Commons面积只有5000平米,于2016年完工。和其他世界大都市一样,曼谷的生存状况和空间格局都在不断变化。曼谷人渴望拥有新的户外生活空间,The Commons坐落在城市中心的居民区中,在主街拐进来100米左右的一条社区街道上。它是一个创造趣味性公共空间的项目,弥补了曼谷高密度城市生活的缺口。
在入口处有一标示墙,精确传达其核心理念:
“Our Intention Is To Build First A Community,
Then A Mall
我们的理念是先打造一个社区,
其次才是一个商城”
6个关键词可以用来描述泰国The Commons商业体的设计,它们分别是:有趣;层次;探索;关系;感知。
所有给空间贴上的标签和定义,都只能说出某个人在某段时间里做了什么,具有局限性。人总是会变,总是流动的,可以的话,人们希望在某一空间里遇见不一样的自己,在这里产生新的生活形态和生活理念,每天每时每刻的时光都是丰富有趣的。The Commons区别于传统商场,不只有健康化和多元化的生活选择,更是能通过营造出如同自家般温暖的氛围,将人们希冀的生活品味以更高层次的社区意识形态来展现。在这个小小的露天商场中,可以找到餐饮区、休息区、小型舞台、野餐区、竞技场式的阶梯、儿童游乐区、办公空间、一片游泳池大小的草坪,甚至还有一个菜园。
项目打造心思细腻,通过尽量拓宽室内空间的面积和视野,增加公共区域的趣味性,让人们可以在拥挤的城里享受被阳光绿植包裹的惬意时光。The Commons是隐秘而开放的,层次感丰富,充满了舒适轻松的氛围。它既有整个聚落最私密的地方,也有最开阔的场地。白日在绿荫环绕之中的角落里读书,夜晚在灯火缭绕之间穿梭,从任何一个狭小的角落都可以游走到宽阔的平台。因此,这里不存在死角,所有人都可能在穿梭之间相遇,自然而然得结识彼此。这给项目的回游动线上增添了无数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也给项目赋予了与众不同的神秘特色。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人们自由散落在宽大而平缓的阶梯上。左边一对情侣斜靠在靠枕上读书,右边是两个家庭席地而坐的小型野餐聚会,后面还有一群年轻的男孩在聊着今天的球赛。沿着楼梯一路而上,还会看到小市集、工作坊和音乐会等社区活动。即便身处地面,也可以从不同角度清楚地看到上层所有的店铺。几乎不用费力,就可以去到每个楼层。这个空间里四处弥漫着的自然开放的氛围。一个吸引人光顾的全新商业场所,对于顾客而言,就是一个向前探寻陌生未知环境的过程。在空间的探索过程中,人和这个空间不断发生关联和互动。一边探索,一边在生活情景中挖掘,去拍照打卡记录生活和表达自己。国内的商业空间,都会有这样的规律:楼层越高,人流越低,租金也随之下降。而这个位于曼谷居民社区道路上的 The Commons 中,通过设计,巧妙地利用开放式大阶梯,为它打开了纵向交流空间,从而帮助业主解决垂直顾客流动的问题。The Commons主体是一个纵向的露天公共场所。底层为景观,设有台阶、坡道、休息平台、座椅、绿植和小凉亭等,整片区域处于三四层结构的阴影中,没有阳光和雨水的侵扰,人们可以安心地在这里进行各种活动。三层和四层围绕中庭设置室外空间,占去每层将近百分之三十的面积,与底层相连,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公共活动中庭。
The Commons外观看起来和谐统一,室内却别有洞天。绿植景观与钢筋水泥建筑融合相得益彰,每一株草和每一棵树都有它的空间价值。人们从树梢边或草丛中走过,头发刮到了树叶,手臂蹭到了草尖,绿植不再只是被欣赏,而是参与进了与人们的互动。还有阳光与自然风的融入,人和自然景观建立了更直接、更贴近的关系,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受和过程。利用绿植景观创造一种更有意思的商业体验,使原本没有特色的商业变成揉杂生活气息的诗意化存在。
由于曼谷常年天气炎热,The Commons有着强大的自然通风系统。天花上固定着着巨大的吊扇,一抬头就可以看见排风装置。整个项目内不设置空调,完全依靠排气扇辅助的自然通风,然而即便没有空调,也没觉得浑身黏腻。在这里,能感受着最原始的自然风。良好的通风和每一层精心设置的花园,让这里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半室外垂直城市空间,随时欢迎人们来此闲逛和放松身心。the Commons,有人将它形容为非典型购物中心,比起购物中心这种商业性的存在,它更愿意成为一个链接着人与人的社区,切实地影响周围的环境,深深植根于社区的空间,对社区反哺积极的影响,让人们在社区里面体验到更加紧密的交流及互动感,使得人们生活的更加舒适和惬意!商业空间对于开发者、设计者、运营者来说是一份精心打造的作品,而对于顾客体验者来讲,它就是生活中的基础装置。它是简单的,当人们走近他,从外面看里面,能够感受到阳光与空间的变化及联系,走到内部看天花板,又能体验到灯光与空间的呼应和联系,空间与人的联系有无数种可能性,人的感知能够促使项目的概念诞生。

The commons在舒适得满足着人们需求的同时,又能带来创造新可能的惊喜。让人们感受到一个开放的现代商业建筑空间,体验着它的空间、光影、甚至景观和材料。如何让人在这个空间中更加舒适,重点不在于技术,而是对空间的敏感度,The commons从情感方面找到切入点,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去诠释了真正受人喜爱的公共第三空间。
The commons凭借着其巧妙设计的空间的高超的包容性,使得这个商城社区的空间的形式和容量足够发挥不同的创新创意;在室内也能感受到通透有舒服怡人的阳光,产生户外、公共、自由的感觉;立体层次性,楼层之间实现了立体相融的互动,这些都给予了公共空间更多的可能性。区别于国内的时尚潮流网红打卡地,The commons可能比北京三里屯那里花园更多了一些席地而坐,侃侃而谈又接地气儿的亲切感,可能比上海外滩网红店更多了一些绿色的阳光的自然气息。
久居城市的人们,习惯了速度感,渐渐失去了“慢慢欣赏”的能力。如The commons这样的生活第三空间,也变成了打破人们这种僵局的场所。给人们的生活放慢节奏,给体会加上细微的用心,才能源源不断得制造热情和好奇,制造一个吸引人们前来的理由。
注:本文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