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健康经济风靡,购物中心如何借此打造有温度的商业空间?

  • 作者:onewedesign
  • 时间:2022-03-29

近年来,健康话题的讨论热度越来越高,健康经济逐渐成为市场的一种流行风向,也成为购物中心更迭创新的又一出口。2020年,《中国健康经济白皮书 2019-2020》的正式发布,更是为我国健康经济的高速迸发再添助力。

在此背景之下,购物中心以健康、养生为关键点,多方角度拓宽当今市场的更多可能性。尤其在疫情不断反复的当下,健康经济更是吸引了众多头部资本的涉足。

Z世代扛起

“健康经济”的大旗

随着消费升级与分级的深入发展,以及国民总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广泛,通过医疗、养生等维持健康体魄的意愿也越来越高。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其中,18-35岁的人群占到了83.7%,且新一代消费群体“Z世代”开始引领养生热潮。

一方面,“你敢看自己的体检报告吗?”这一问题,曾多次占据各平台热搜榜首。对于多数长期伏案在电脑前的年轻人,视力增长、腰腿疼痛、颈椎病等已是常见,身体逐渐亮起红灯。

另一方面,追求个性、新奇,且相当惜命的Z世代群体对于养生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在时尚风潮日益多变的当下更是如此。相比此前的“要风度不要温度”,他们更多的是在气温刚有下降时就自觉穿上秋裤;相比“喝最烈的酒”,更普遍的是“保温杯里泡枸杞”,甚至还有人在啤酒里面泡人参;夸张点的,还有买各种保健品,恨不得睡前把保护心肝脾肺肾的药片都吃一遍,开启专属他们的“自杀式”养生。

与此同时,美容美体、健身锻炼、减肥减脂等也是众多年轻人的日常活动。可见,无论是客观原因还是主观原因,Z世代年轻人都有着极高的养生意愿,且乐于为健康的体魄买单。

在此背景之下,购物中心与各大品牌敏锐嗅到商机,以前瞻性眼光布局发展宏图,通过优质产品、多元业态与贴心服务等多个途径,迎合当今异常火热的健康经济,满足消费者对此的各项需求,共同推动市场呈现一片热闹景象。

健康经济为购物中心

提供多个创新出口

正所谓: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对于健康领域日益迫切的消费需求,自然引起市场与资本的注意。购物中心作为集购物、娱乐、体验于一体的第三生活场景空间,在收获新鲜发展动力的同时,也为消费者带来众多新奇玩法。

优化业态布局

长期以来,业态布局的优化调整以及零售租户的更迭换代,均是购物中心迎合消费者需求的创新动作。健康经济的流行,就推动购物中心的内容与场景迎来新的局面。

# 娱乐体验

对于新一代年轻人而言,在追求工作成绩的同时,也更加注重生活的平衡,乐于为喜好、偏好买单。与此同时,兴趣班也逐渐模糊年龄界限,在设立幼儿班的基础上,向成年人打开大门。基于此,舞蹈、跆拳道等相关兴趣班成为购物中心的重要角色。

另一方面,健身运动体验也开始入驻购物中心。乐刻健身、超级猩猩等品牌本就凭借其自由的锻炼时间、专业的教练指导以及课程推销几乎为零等优势,成为大量年轻人健身的选择。而这些品牌往往视购物中心为落址首选,同时带动场内健身服饰、鞋履、器材等零售品牌的营收增长,形成双向赋能。值得一提的是,在冬奥的影响之下,滑雪、冲浪、潜水等健身项目也逐渐成为购物中心的常客,促进购物中心新一轮的增产体质。

除此之外,年轻人更加开始注重新鲜空气的补给与慢生活的追求,进而向往暂时远离城市的户外生活,推动户外运动甚至野奢露营的流行。购物中心闻风而动,将帐篷、折叠椅、投影幕布、氛围灯珠等相关元素迁入场内,在提高场内多元、趣味性之际,也以此作为营销话题,吸引了大批以猎奇为特点的年轻人。

#特色餐饮

近年来,消费者在追求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愈发注重美好生活的实现。在“吃”这一版块,消费者的饮食结构开始从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健康进阶。

在餐饮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以“健康有机”为特点的特色餐饮品牌迅速走红。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的快餐门店数量呈下降走势,而以沙拉、杂粮、三明治等满足年轻职场人健康和健身需求的“轻食”开始风靡。当90后“养生一代”的年轻群体崛起,“健身+吃草”成为日常生活搭配之一,轻食也逐渐演变为一种健康理念。

茶饮品牌也不甘落后,先后推出“养生茶”的概念。例如,老字号同仁堂就跨界健康茶饮领域,开设首家茶饮店 “制茶司×同仁堂”。产品主打“东方草本哲学,自然养身之茶”的理念,通过融合自身中药材元素,独创人参茶、胶原饮、龟苓膏等35款饮品,涵盖了养生、祛湿、祛湿、降火等一系列中药补养功能,被网友喻为“熬夜党必备的养生奶茶”。

另外,中式养生茶饮品牌“椿风”与国家级非遗东阿阿胶正式完成签约合作,未来双方将合作推出阿胶奶茶“红颜小傲娇”系列;同样位于养生茶饮赛道的荷田水铺也表现不凡,会员复购率稳定在65%以上,展现出极强的产品力。

#精致服务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格外重视自身外表。在“她经济”崛起的同时,“他经济”也释放出超乎以往的高昂态势,共同推动美肤美妆、美容美体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诸如按摩、spa、艾灸等健康调理功能的养生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相继入驻购物中心,成为其拉拢年轻人以及中产阶层人士的一大诀窍。

#医疗保健

消费者对医疗环境的增值需求,也给商业体提供了新的发力方向。当下,医疗作为新兴业态,已悄然进入大量购物中心,在满足消费者吃喝玩乐需求的同时,将若干健康问题也一并解决。

研究调查发现,齿科门诊、产妇产后健康管理中心、体检中心、医疗微整美容中心,乃至宠物医疗中心是我国最为常见的购物中心医疗业态,其中齿科门诊占比更是遥遥领先高居第一。

硬件设施升级

现如今,随着,消费者对自身健康养生追求愈加强烈,购物中心除迎合消费者需求,加快内容更迭之外,在自身场景布置等硬件设施方面也发力明显。

# 空气清新通风系统

场内空气的质量对于消费体验至关重要,尤其是雾霾严重的地区更是如此。购物中心作为消费者休闲、娱乐的空间场景,若想延长平均留客时间,优质的空气环境必不可少。而空气清新通风系统的使用,不仅可保证场内空气的流通与质量,还在相当程度上降低运营成本。

北京住总万科广场的一大创新亮点,就是覆盖整个商场的新风除霾系统,打造区域首家“绿色无霾”生态概念购物,体现出天地融合、环境共生设计理念。可以说,它不仅是商场,还是避霾所,消费者不仅能在商场内看到各区域的空气指数,还可通过商场微信公号实时了解商场的空气质量,在家就能决定是否要去商场避霾。

# 场景差异化升级

随着健康经济、养生经济的愈加火热,购物中心以此为抓手,通过场景改造等硬核手段提升消费者在场内的沉浸感与体验感。其中,巧用绿植元素就是购物中心打造个性化的重要出口。

重庆The Ring 光环购物公园系香港置地全新“光环”系列首个作品,是国内罕见的拥有大型室内植物园的购物中心。该项目秉承香港置地“Living Mall Living More”的理念,打造了大型室内植物园「沐光森林」。

在专业团队的操刀下,生命之树、悬浮秘境、花之瀑谷三大主题场景在这一巨型室内植物园中得以呈现,约25米高的瀑布水幕以及来自全球各地的300多个品类、数万株热带雨林植物,其中不乏各种珍稀树种均错落至此。让人们在逛街购物中也仿佛置身于森林之间,自由呼吸新鲜空气。

可以看出,消费者的多元养生需求,的确给购物中心的优化升级提供了众多出口,也为城市消费空间的创新与充盈创造了更多路径。

“医疗+商业”

或将成为综合体的又一新兴模式

近年来,消费者对于医疗环境、治疗体验的增值需求也日益显现,进而给商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与方向。目前,国内外的商业体均积极布局医疗业态,试图实现医疗+商业1+1>2的理想效果。

基于此,Medical Mall,即医疗商场,引起各行人士的注意。资料显示,其最早诞生于美国,后发展至新加坡、日本等国,在国外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近年,这种“医疗+商业综合体”的形式也进入我国,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

杭州:全程国际健康医疗中心

2017年,Medical Mall模式首次在杭州大厦501城市广场作出尝试。据了解,地下1层至地面5层为杭州大厦501城市生活广场,9-22层均为全程医疗Medical Mall,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

其中,9-16层精选了行业内知名的齿科、儿科、中医、眼科、医美等11家业界知名的专科诊所,全程医疗对这些诊所进行统一规划、招租和运营。而在17-22层,则是全程健康管理中心和邵逸夫医院联合打造的“邵逸夫国际医疗中心”。

除了整个Medical Mall的布局更趋向零售模式,“VIP健康管理服务”也是全程医疗的开创性尝试,具备私人健康管家、医学美容、抗衰老中心等高端模式与体检项目。除此之外,这里还有独特的“入住式体检”,所有体检客人入住的当晚,都会被邀请参加20楼屋顶花园的“健康沙龙”。

作为这一新型商业模式,杭大501城市广场与Medical Mall的组合打通商业+医疗板块,用零售商业的思维方式整合传统医疗资源,将两种业态以互为促进的创新方式加以融合,打造出一个备受行业关注的商业范本。

成都:鹏瑞利国际医疗健康中心

2018年,鹏瑞利国际医疗健康中心于成都正式开业。据悉,鹏瑞利国际医疗健康中心系中国大陆首家以医院为核心驱动的医疗健康中心,也是新加坡鹏瑞利置地集团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医疗健康中心+零售商业”的项目。其将健康生活预防、治疗方式多样化、完善医疗配套设施与健康生活完美的融为一体,多方满足顾客对各种医学领域治疗的需求,并提供一站式的医疗解决方案和医疗援助。

基于高端医疗服务平台+酒店式服务质量的医疗模式,场内提倡一种新型的服务式医院概念,共享先进健全的医疗设施及系统设备。并引入新加坡百汇先进的国际理念和管理经验,为中高端人群提供符合国际化标准综合性高端医疗服务。另外,还为医生提供优质的办公场所,统一办理医疗相关执照,并提供休闲配套服务,同时雇佣护理人员,多语言翻译及药剂等辅助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鹏瑞利国际名医馆位于鹏瑞利国际医疗健康中心A2栋的L1/L2/L3中,总面积约达11,000平方米(118,400平方英尺),设置约100间配备了先进设备的独立诊室,覆盖全科医学科、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等各类医疗科室,且医生队伍由著名的国内和外国专家团队组成。

同时,以90%的出租率来提供完善的商业配套,涵盖超市、餐饮、亲子、零售、休闲生活等多种业态,为大众提供全面的生活配套服务。全面覆盖休闲生活服务刚需,打造成都东站旁极为舒适的休闲生活服务区。显而易见,它的出现有效完善国内购物中心的商业配套,填补了商业领域医疗市场的空缺,成为成都能够同时满足健康和情感需求的健康生活新地标。

北京:光合健康荟项目

2021年,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光合健康荟项目,开创性地提出了打造Medical Mall 2.0模式。在休闲、舒适的空间环境中,构建一个共享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共享信息化、共享客户的医疗服务平台,实现了深度的资源共享与流量共享。从表面上看,光合健康荟和传统购物中心差不多,但在很多看不见的地方,运营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区位优势上,光合健康荟是城市更新项目,周围居住中老年群体比例较大,多业态的医疗机构聚集深耕社区,可通过日常健康管理提高社区健康品质。同时,该项目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系北京市“两区建设”重点项目。而且,该项目半径3公里范围内常住人口达46万,与万柳商圈、中关村商圈相距2-4公里,拥有庞大的高支付能力客群。

在空间设计上,针对医疗服务与购物中心空间融合的痛点,光合健康荟项目在建设之初,就邀请专业的医疗建筑设计团队介入,将综合医院的医疗空间标准和高端购物中心的环境品质进行有机结合,并邀请各相关政府部门和业内专家进行专题评审,从而确保房屋条件同时满足医疗要求和品质要求,实现双向最大化赋能。例如,为医疗废物的转运也设置专门通道,与消费人流绝不交叉;消防系统可以同时满足医院和购物中心的要求等。

目前,北京光合健康荟项目已入驻的机构除了健康体检、中医诊所、口腔专科、医学美容等消费医疗类业态之外,还包含了帕金森专科、心肺康复中心、脂肪肝特色专科、脑疾病检测及诊疗中心、疼痛疾病治疗专科等严肃医疗项目,为到场消费者带来专业且高品质的贴心服务。

不难发现,随着医疗需求的大幅增长,医疗元素正逐渐突破传统场景壁垒,走向更多元、丰富的消费空间。与此同时,商业体也朝着沉浸式、一站式、多元化的方向持续进击,而引入医疗项目 也就成为它们实现差异化发展与创新升级的又一路径。未来,“医疗+商业”或将成为商业体的又一新兴模式。

结 语

后疫情时代,人们的消费理念发生转变,更加关注绿色健康消费,进而推动健康经济出现新的峰值。购物中心无论是小型门诊的布置还是医疗机构的引进,又或是对于绿色场景的多功能、全方位改良,均为消费者追求健康生活提供更多可能。

而如何将大火的“健康经济”与自身特色完美结合,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购物中心运营者立足前瞻,全链条多维度予以综合统筹策划,进而为消费者健康崭新生活方式、城市消费经济体系,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格局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注:中购联传媒中心出品 | 作者 许思敏,仅作学习分享,不做商业用途,侵删,谢谢!

在线咨询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