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方的台中草悟广场, 一经开业就火速成为了当地新文化的聚集地,吸引了全球商业媒体的关注和传播,他都做对了什么?
草悟广场是草悟道城市公共绿道节点上的下沉商业,周边美术馆,科技博览馆,市民广场,植物园等,也有很多科技艺术工作室的入驻,标准的艺文休憩地,周边还有大量的社区居民,位置肯定是个好位置,然而体量太小,跟周边商业没法竞争,在此之前已经有两个“前任”不欢而散了,勤美集团作为第三任上马,做一个什么样的项目才能真正盘活这个商业呢?
借用勤美执行长何承育的话来说,这是一座有人经营的公园,希望将传统公园化被动为主动。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我们和传统的公园不一样,这是一个有完善配套的公园,能满足更深层次的社交需求。所以这个项目的商业底层逻辑其实是为艺文群体打造一个能深度社交的休憩地。
首先,我们来看它标签的塑造,从自媒体传播和项目出圈文案来看,罕见的植物造景效果是项目出圈的最大标签,这也是它区别于周边其他公园的最大特点。自带粉丝的旱生植物,以沙漠绿洲的造景手法,非洲宝瓶树,橄榄树,30余棵酒瓶兰,搭配大小不同的岩块,塑造出文艺小资又治愈的场所,既是公园的延伸又差异化与公园的颜值策略。但光好看不行,还得买,所以紧接着将做景观设计的根块贩卖公司招商进来,供应商变成了客户,双赢的策略。
第二,充满颜价比的设计手法。从品牌视觉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差异化,摒弃传统购物中心标准做法,塑造如涂鸦艺术般的非典型视觉效果,这些图标变成了空间的一种氛围装置,满足功能,同时又传递了文艺小资的调性,空间亮点的设计,讲究因地制宜,因为是下沉广场,所以公园可以直接看到的地方就是视觉重点,要设置吸引消费者眼球的项目,主视觉形象设计上用半通透的滤网和遮阳膜,打造像弧形洞穴的临时空间,专为块根植物贩卖创建空间。通透灵动,勾起消费者的探索欲望,结合热带景观植物,岩石,石子地面,移动店铺形成的场域,简直太适合户外商业小情调的营造,第二大亮点是下沉广场的打包运动场,顾名思义就是将运动项目模块化,可以随时打包带走,这些不同的简易拼接装置,满足不同的运动功能,人们可以在下班的夜晚,假日的休闲空间,随时弥补一下日常运动不足的状态,不用做硬装投入,又让消费者可以在这里获得乐趣,锻炼身体。
第三,从业态搭配来看,超多质感小店,和自媒体传统的必打卡店铺,是这个项目可持续曝光的一个关键因素,新村站着吃烤肉店,韩国指标性的烤肉名店,周末炸鸡俱乐部最潮炸鸡店,户外休闲品牌的咖啡选品店,意式餐厅,精致餐酒吧,地中海料理,鸡尾酒吧等等,我们有什么样的理念,塑造什么样的场地,才能吸引什么样的品牌,可以看出项目的业态,也是深刻围绕着的主题,文艺小资的深度社交场景来进行组合的。
第四,热场活动,每个购物中心的开业,都必须要有策略的热场活动,策划一定要围绕着文艺小资来,与大学艺术基金和艺术家合作,举办公共艺术活动,与乐团合作举行音乐展演,举办丰富的市集活,联动周边街区几十家个性店铺,将文艺小资商业进行到底
所以做好一个商业项目就像写一个命题作文,从它的调研,策划,定位,标签,品牌,设计,改造,招商,业态组合,DP点互动装置,媒体运营等等环节,都要紧紧围绕主线来布局阐述,而这个命题是基于深度挖掘客户需求的自命题。而我们平时看到的大量的非标商业或是竞争白热化的商业,没有产品策划环节,按照标准购物中心的做法,大部分是死翘翘的,所以通过策划,让消费者不自觉的关注并喜欢这个地方,你的商业价值自然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