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浪漫国度,其中,大大小小各具设计特色的购物中心吸引着国内商业人前去考察研究。如今国内参考借鉴泰式商业的商业也开始涌现......
亲自然、主题性、开放式街区、社区文化等等,国内商业在不断借鉴创新融合的道路上,呈现出越来越多样的形态和模式。
今年,泰国房产开发商巨头Central Pattana集团的一大新动作,旗下Central Ayutthaya 购物中心,将泰国的“佛”文化与商业购物中心结合,以别样“泰式”风格,低调开业。
项目位于距离曼谷一个小时的大城府,总投资额62亿铢(约合12.4亿人民币),总占地面积为75200平方米,由购物中心、酒店、住宅楼、旅游景点和会议大厅组成。
01
——
奇迹之都
城市中的互动博物馆
02
——
红砖立面
logo致敬大城府古遗址
03
——
文化融合
打造古都特色商业场景
04
——
奇迹花展
新潮时尚打卡场所

05
——
因地制宜
聚拢带动消费循环

06
——
泰国商业的可借鉴点
1.重视软装,打造具有丰富色彩的空间氛围。
去过泰国考察项目的商业人都了解,泰国的商业,非常重视软装。且作为热带的东南亚国家,在色彩的应用上极为热烈丰富,所以呈现的商业空间的感官刺激还是很强的。
尤其重视各个节日的营销,通过软装、美陈等手法,做足空间氛围。并且每个空间的美陈软装布置都非常协调统一,保证主题的鲜明度,这也是我们国内商业可以借鉴的小成本提升商业空间氛围的方法。
泰国的商业很重视橱窗展示面,商业内的品牌门店,各家花样百出,极具特色的橱窗设计,成为品牌的特色标签,也成为整个卖场的亮点之一。
2.具有卖场编辑能力,利用陈列道具打造“好逛”的场。
泰国商业里,有很多卖场,都是以租赁+自营的形式来进行经营的。所以,在很多卖场的主动线旁,就布置着一个个不同品类的“自营小卖场”,类似于我们国内的自营买手店一样。
通过在单一品类的空间中,应用统一造型的陈列道具,来满足商品陈列的同时,也凸显出空间的调性,视觉上增强吸引力。
国内的购物中心也可借用此法,在打造整体的商业空间环境时,采用公区统装、部分重点商铺区深化做陈列道具设计。通过合理的布局,增强局部特色化亮点设计,打造整体好逛的场,提升重点设计店铺区的租赁价值。
眼镜店铺的陈列
杂货店铺的陈列
3C数码店铺的陈列
女鞋店铺的陈列
3.巧用空间能力,动线穿插、活化空间死角。
在泰国面积比较大的卖场中,可能会有大大小小几个不同面积的中庭空间。国内商业一般利用中庭空间的做法是:设置美陈打卡装置、举办观赏性强的活动(舞蹈、乐器比赛等)、品牌快闪活动等。
在泰国,中庭空间的应用要更具丰富性。除了上述提到的内容,大多数还会作为市集的形式开放。品类丰富、布局合理,比如琳琅满目的生活家居、文创文具、手工手作、服饰鲜花、美食茶饮等等。把这些临时的铺面摆在中庭的主动线中,保留动线的舒适性的同时,增强商品琳琅满目的视觉观赏,增强可逛的乐趣。
泰国的商业中,店铺外摆空间处理得很好。能看得出,在整体做空间规划之时,就给外摆预留了位置。所以当卖场中有一些不好用的“死角”空间时,外摆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外摆不仅能作为功能型使用,提供休息、用餐、商品展示等功能,也使空间有了“软划分”,更加灵活、通透性更强。
泰国商业中庭利用情况(市集规划等)
泰国商业的餐饮区、生鲜超市区外摆
4.商业与本土文化的融合。
泰国作为一个靠旅游经济为主的国家,商业场景打造上,更重视与本土文化的结合。
比如在19年重磅开业的超大体量购物中心 ICONSIAM暹罗天地,就打造了一条水上市集,室内的人造河流、以及在小船售卖食物的“店铺”,构成了具有浓浓东南亚风情的主题街区场景,新鲜独特的东南亚售卖方式,也刺激着游客们的消费消费。
这里一度成为泰国旅游必打卡热搜热门。
ICONSIAM暹罗天地室内水上市集
所以,打造商业空间的主题场景,绝不是空穴来风的创意,本土文化是最好的灵感土壤。在中国文化自信日益增长的今天,作为一个历史文明大国,我们有无数好的文化可深入挖掘,商业场景的打造,要重视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因为本土生长起来的文化,是自带记忆基因和流量的,永远能为商业提供源源不断、充满活力的新内容。
注:本文来源于畅硕商业设计机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作学习分享,不做商业用途,侵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