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一般讲的是两个,一个是实体的场,一种是虚拟的场。
由于成本、效率、客流等原因,很多新创公司都关店了,尤其经历了去年。那些活下来的店铺,如果细心,我们会发觉,它们不仅是把钱挣出来的,也是省出来,算出来的。
在空间的客流这块,有个小攻略,叫931法则。
9:气势
是在9米以外能否打眼,形成对用户的吸引。比如品牌LOGO,户外大广告,门面色彩是否醒目。比如有很多的美食街,一眼望去全是霓虹灯,但有些你本能愿意去,有些就不愿意去。
3:引导
卖场场景中间的货架排列,要考虑3米之内,是否有冲击力,有货架说话的能力,和竞品摆在一起,有什么不同。比如宣传门面,门外堆头,活动画面,视频展示,易拉宝之类的。
1:详情
进入了卖场,往里走,就是细节,1米内的内容,能否看清楚。比如产品细节,活动内容,内部情况等等。
举个例子,是某个机场的无印良品,这是跟机场合作的,机场出地方,商家出施工,做出一个公众免费的休息空间。
这就是由原来的鱼塘思维,升级到牧场思维。
原来店家都期望用户进店,他们好“捕鱼”,现在无需进店,只要用户舒服的停留,修葺牧场,有空间,有水土,有森林,不着急立刻“薅羊毛”,打出品牌体验感。
这个休息空间的风格、材质、做工,跟店铺是一致的,这就是潜意识里的感知播种。接下来本能就会想逛他们家店,即便不逛,潜意识里也是享受到了他们家的免费服务。你有占便宜的心理,于是补偿心理就会启动,今天不买,下次也会买,或是对品牌持有认可的态度。
整体而言,我给你呈现的不是一个摆放设备的角落,而是一种氛围,一个场景,一份心理上的锚定体验,比如宜家家居。
现在人家把它放成生态,遏制了一下子的薅羊毛的短浅思维,只要用户舒服,你停留的时候,就有机会看看我,因为我的装修风格,我的光线,我的音乐等等,从而有机会看上我。具体来说,有人流动线、气流状态、货流排列、灯流设计和音乐流动几种途径来带动店面空间的设计。
以货流和灯流为例。
货架摆放中,你的一切动作,都是被规划好的。
比如产品陈列就有很多讲究,单排摆放的U字形,一字摆放的口字形,岛屿式摆放的8字形,并排摆放的洄游形等等。
U字形:这样摆放货架可以使便利店内形成唯一一个主通道,进店顾客势必会沿着这条通道深入店铺,浏览更多商品。
口字形:自然形成一个指引顾客向右行走的通道,货架之间还留有多大副通道,非常符合人们的购物习惯,在顾客较多的时候因为副通道有多个也不会造成拥挤。
8字形:柱子与便利店货架间形成通道,顾客无论是从左侧还是右侧绕过柱子,都不会错过后方陈列的商品。
洄游形:并排摆放货架可以使主通道与副通道交错连续,形成多条穿插在货架间的封闭通路,顾客可以选择沿着任何一条线走完整个货架。
过往水平的产品陈列很难留住顾客的视线,购买者更容易被垂直的色块吸引。在色块的布置上,垂直色块需要超过40cm,宽度不要超过120cm。这是产品陈列中,与视觉色彩有关需要注意的小细节。
单从视觉而言,如何利用灯光来强化效果呢?
注意力
可以通过灯光强调展示,吸引人们对产品的注意力。
比如高亮度的橱窗,大空间的场景展示,吸引人们对ZARA Home家居的注意力,同时几乎所有的灯光都落在商品上,提示家居系列产品风格和类别。局部照明,不仅可以吸引注意力,余光还可以满足用户近距离观察商品的材质。
兴趣点
可以通过灯光呈现和传播商品具体信息,以强化兴趣点。
比如用灯光强调层板架,商品材料的纹路等细节和色彩可以简单的被识别,同时立面照明又给空间一个宽大的感觉。重点照明通过强烈的光影效果,强调材料的形态和质感。
某些品牌手表店,窄光光束的重点照明,可以给表面带来光泽并传递价值感。
当我们准备用空间说话系统的时候,是要把用户的整个视线,前边提到的五个“流”设计好,与用户有关的起、抬头、看、听等,逐个去影响用户的潜意识,才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不断的催促购买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