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商业改造设计 7 大要点

  • 作者:onewedesign
  • 时间:2022-04-02
现代商业在中国经历了约 30 年的高速发展后,最近几年,每年新开出的购物中心/街区商业数量呈现几何级增长。据统计,2022 年全国开业(或拟开业)的商业项目约 1000 家。而市场需求的增长或许并没有这么强劲,所以,能活下来并运营良好的商业项目比例很小,绝大部分商业不得不面临一个命运——改造。

三里屯太古里西区
 
当一个商业项目需要改造时,常常伴随的是定位发生了变化。旧的商业空间形态已无法承载新的“空间诉求”,那么,我们如何去做一个商业建筑的改造?



01 水平交通更新
在你看得到,却过不去的地方,为你搭一座桥
10 多年前,三里屯太古里还不叫“太古里”,而是叫“Village”,是由一组以隈研吾领衔的建筑大师们完成的建筑群落。

那些年,还叫“三里屯Village”的“三里屯太古里”
这些房子一个个固然都很漂亮,但商业机能性却很差。
比如在寒冷的冬天,朋友和你相约去其中某一栋楼的三层的餐厅吃饭,你却走错了楼栋,这时你不得不下到楼下,顶着大风穿过广场,再爬上高楼,大费周章,最后吃饭的心情可能早已大打折扣。

三里屯太古里北区

建筑为单栋商业群组


正因每个房子和相邻房子缺乏联系,所以除了首层(拥有最好的展示面、便捷的可达性)之外,二、三层的商业经营情况并不理想。

于是,太古地产花了十数年进行改造。除了对店铺布局进行了一些调整之外,这十多年来,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加连桥。


三里屯太古里改造后加连桥举例
图中白色连桥为后来改造新加

十多年过去了,如今的三里屯太古里早已经脱胎换骨,原来的那些孤立的房子早已通过连桥实现了完全环通。

三里屯太古里

而原先的那些“死角”,如今早已不再,再也没有任何一条断头路,它已经成为一座真正的“立体购物公园”。

三里屯太古里


同时,北京冬日的寒冷也迫使商场运营团队在做定位时额外考虑了客群的耐寒性,最终结合“首店”的概念觅得了追逐潮流、不怕冷的年轻人,成功脱困,才有了之后的第二代太古里。



02 垂直交通提升
在可以让你乘扶梯的地方,不让你费力爬楼梯
早期的街区商业(如 Village 时期三里屯太古里,上海新天地等)都是由单栋商业建筑组成的建筑群落,首层到二层需要通过室外楼梯走上去,这对顾客的体力是一个考验,因此二层之上的经营状况不太乐观。

上海新天地

三里屯太古里的室外大楼梯(改造前)
 
设置足够数量的扶梯,则可解决这个问题,能有效提升二层及以上店铺的人流量。

三里屯太古里的室外大楼梯(改造中)

三里屯太古里的室外大楼梯(改造后)
增加了扶梯
并用中央绿化带将楼梯与扶梯隔开

但需要注意的是,扶梯立于室外,如有条件,应尽量设计一个遮挡风雨的雨棚,否则扶梯的维保成本将大幅增加。

成都远洋太古里 扶梯“专属”的雨棚



03
外立面翻新
Z世代新商业——塑造城市生活舞台的背景


一个商业项目的改造不仅仅是自身的改造,对“社区营造”也应具有积极的意义。而最理想的状况则是:改造一栋楼,盘活了一个区。例如由雅秀市场改造而来的北京三里屯太古里西区便是其中优秀案例。

三里屯雅秀市场

由雅秀改造而来的 三里屯太古里西区

从三里屯太古里南区中央广场 望向三里屯西区
华灯初上,玲珑剔透,科技感与人文情感并重



04
业态变更
以人为本,离消费者更进一步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北区 N8 楼(位于北区西北角),原为万宝龙旗舰店,虽然有着气派典雅的外观,但对带动人流却没起到相应作用,北区西北角也一直人气不旺。

三里屯太古里北区 N8 楼

原为万宝龙旗舰店


2016 到 2017 年间,太古地产对这栋楼进行了改造,原有(零售旗舰店)的大型 BOX 被打开,变成了 10 来家各色休闲餐厅。

原先冷峻刻板的外观,也一下子变得亲民起来。


三里屯太古里北区N8楼 改造后


三里屯太古里北区N8楼 改造后


三里屯太古里北区N8楼 改造后


改造完成后,三里屯太古里北区西北角这个“冷角”也渐渐变成了“热角”,并成为又一“时尚打卡点”。



05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文脉的传承与文化的碰撞


在成都远洋太古里基地内,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保护建筑。尽管这些建筑形态“老旧”,结构“不甚坚固”,但是却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成都远洋太古里 路易威登之家
左侧为保护建筑,右侧为新建筑

许多国际大牌商户便瞄准了这些文化价值,纷纷入驻这些“保护建筑”,并进行了“修旧如旧”的精心修葺。例如前不久开幕的路易威登之家,以及更早之前的珠宝首饰店等。

成都远洋太古里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成都远洋太古里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06商业氛围提升
花少钱,办大事
商业永远在向前迭代。但是最近这两年,随着疫情的影响,在预算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对现有商业进行与时俱进的提升呢?

上海张园·丰盛里

老建筑的商业氛围提升


一个方法是,在尽量不改动建筑本体情况下,对商业氛围进行提升。如在建筑立面增加店招、雨棚,增加外摆等,并在公共区进行精心的景观设计、灯光设计、标识、多媒体设计等。尽最大可能让来来往往的人群在此驻留更久的时间。

上海张园·丰盛里

老建筑的商业氛围提升


上海张园·丰盛里

老建筑的商业氛围提升




07满足社交与分享需求
在社交媒体异常活跃的今天,Z 世代人群在逛街时,除了购物、就餐,还有一项尤其重要的需求,那就是“分享需求”。而上海的安福路在这一点上,几乎满足了年轻一代的“所有需求”,一跃成为魔都“热度最高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上海安福路


安福路的各个小店的业态/业种除了精准定位 Z 世代人群的新需求之外,在外立面的设计上,也使用更加艺术、时尚、动感、有亲和力、有记忆点、高颜值的造型,即拥有一个“会说话的外观”,具备一定“网红特性”,满足年轻消费者的打卡、分享需求。


注:本文来源于WOWA建筑设计事务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学习分享,不做商业用途,侵删,谢谢!

在线咨询 拨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