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万达广场便是其中的一个。该项目最早由百联集团拿地与开发建设,后引入万达集团合作,打造成为崇明万达广场。从最初购物中心设计到2021年底开业,历经十年之久,笔者有幸在原美国凯里森事务所工作时主持了该项目的前期设计工作。
项目概况
崇明万达广场原名百联崇明购物中心(见图1、2)。基地西临鼓浪屿路,南靠崇明大道,东面为崇州路,北侧为翠竹路。项目由一座四层的购物中心(见图3)、一栋13层塔楼及六栋二至三层的休闲商业建筑构成。地下一层设有下沉式广场、商业及停车库。该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14,55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36,156平方米,容积率1.49,建筑密度为43.9%。其中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为185,613平方米,含地上125,891平方米,地下59,722平方米。

图1 崇明万达广场主入口广场日景

图2 崇明万达广场主入口夜景

图3 崇明万达广场原设计总平面图
设计理念
崇明岛是我国的第三大岛,古称“东海瀛洲”,以“生态”、“环保”而著称。尽管自然条件优越,崇明的商业消费市场发展较慢,缺少时尚高档的消费场所。崇明万达广场的诞生可以说是填补了这一空白。该项目的占地面积较大,且位于崇明岛的核心区,在最初设计时,便自然地想到了“田园都市”这一理念,希望通过规划设计延续与匹配崇明岛独有的城市与自然交融的特色。
整个商业布局包括室内购物中心与室外商业街两大块。室内购物中心又由一座大购物中心与一座小购物中心通过连廊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围合出一个直径约为109米×127米的“大公园”。这个公园成为了项目的绿“心“。绿“心“由地面广场层、地下一层下沉式广场及空中二、三层平台构成。室内、室外空间的交融成为该项目的一大特色。在最初设计时,大公园内还设置了标志性商亭建筑及巨大的“花卉”雕塑(见图4、5)。可惜在后期建设时,可能因为成本原因被省去,使广场尤其是地面层略显空荡。如能保留原先设计中的这些亮点,这个大公园将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图4 崇明万达广场原设计鸟瞰图

图5 崇明万达广场原设计绿“心”效果
规划特点
崇明万达广场的主力客群为崇明岛的当地居民。而该项目目前周边没有就近的地铁线路,考虑到未来的主客流以私家车为主要交通工具,规划设计时在地下一层考虑了一个大型的停车场。该停车场停车位共计1141辆,其中含货运车位11个,无障碍停车位25个。
项目在规划设计上特意在“公园”中间设置了一个巨大的下沉式广场,并在下沉式广场周边设置商业。大量的自驾车顾客在车库停完车后,会从地下“冒”出来上到地上各层。这时,地下一层的下沉式广场便成为了一个他们首先到达的“迎客点”。项目建成后的实际运营证明了这个规划的先见之明,下沉式广场如今成为了人气很高的一个区域(见图6、7)。

图6 下沉式广场日间全景

图7 下沉式广场夜间全景
室内特色
崇明万达广场最有特色的室内空间要数其室内的主中庭了,该主中庭正对着购物中心西南角主入口。一踏入中庭,便可看到迎面的一棵“生命之树”,它拔地而起与天窗连为一体。“生命之树”构筑的多层平台成为中庭中多功能的商业空间。这个空间的设置一方面改善了主中庭的尺度,另一方面也成为了迎接顾客的第一个视觉焦点(见图8、9)。

图8 主中庭的“生命之树”

图9 主中庭的“生命之树”下的表演活动
崇明万达广场目前仅开业一半,项目剩下的部分还在准备之中,但从仅开业的部分来看,已有较旺的人气及良好的市场接受度。这与当初良好的商业规划理念是分不开的。作为崇明首个大型购物中心,它可以说是填补了崇明消费市场的空白,也为崇明市民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时尚消费好去处。究其原因,“田园都市”的理念恰与崇明生态岛的定位相契合,应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
注: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