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房子的创始人陈涤说过这么一句话,“当你在一个有文化的地方卖羊肉,那么这个羊肉也是有文化的!”
一个商业街区有文化,那走在里面的人也就有文化了……这便是文化商业街区最大的卖点。
成都宽窄巷子
某深耕文化产业多年的老哥曾讲过:“成都的文化是活的!”这或许是天府之都最大的优势所在,而宽窄巷子则集中表现了这一点。他们做到了每一个传统文化街巷该有的一切。
从空间布局上来说,宽窄巷子不似北京南锣鼓巷、烟袋斜巷般长条到底、一线见天,三条宽窄巷子平行分布、小径交错,布局上更像是一个区块而非长街。可换个角度,这种布局十分巧妙。一方面,三条主街道虽然业态分布相差不多,但是主题不同,闲逛怀旧、时尚体验、住宿休憩各自为阵,小径相连,能让游客快速在各个主题之间转换不至劳累。
再一方面,保证一定的空间复杂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闲逛乐趣。女孩子一有了时间就是去逛街,这个逛街是消遣,不是想买啥东西列张单子:出发→走一圈儿→完活儿→回家!以旅游为打造目的的商业街更不能一条线跑到黑,虽说不至于做的像迷宫一般让人迷路,但也要保证空间的复杂性,确保在各个商铺之间营造神秘感,让人禁不住继续探索的欲望,只要把人留住了,商机就出现了!
总体来看成都宽窄巷的业态分布还是比较平均。
项目在修复设计之初,进行了详细的实地测绘工作。将宽、窄、井巷子中的每一个院子,按照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与建筑价值分为了一类/二类/三类三个级别加以保护性的设计。
按照“修旧如旧,落架重修”的原则,力求尽可能的保留古建筑,还原历史建筑的本来面目,为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指导,成都文旅集团邀请了历史、文化、艺术、建筑、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成立了“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专家委员会”,指导各项保护工作,因此,宽窄巷子的一砖一瓦、每个院落的格局,都是对历史的还原。
综合来看,成都宽窄巷的三个改造方向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原住民、原建筑、招商引资的高品质把控。
北京三里屯
相较于成都宽窄巷子,三里屯则显得更加大气更加国际化,仰仗太古里强大招商能力,国际一线品牌或首店的进驻直接推动了时尚潮人的聚集,白领、小资紧随其后。三里屯成了在北京追逐时尚不可取代的一个地方。如果有人想体验一下什么叫“北京的繁华”,三里屯的确是不二之选。
三里屯太古里是太古地产筹建于2007年的商业地产项目,也是太古地产在内地落地的首个项目,迄今已经营业近11年。太古里分为南区、北区两部分,共计12.7万平方米,由19栋高低不一的低密度建筑组成。
太古里的南区和北区分别有不同的定位和客群属性:南区以北京胡同为建筑设计灵感,定位是年轻潮流化,店铺数量多、距离近,包括优衣库、阿迪达斯、苹果等等,靠客流量支撑,目的是“吸睛”;北区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四合院,定位高端,各栋楼之间距离较远,单个商铺面积较大,以奢侈品和设计师品牌为主,包括、I.T、Gentle Monster等,体现的是高调性,以及对高端消费人群的拉拢。
三里屯太古里已经成为在潮流圈里话语权极高的商业地产项目,它始终在营造一种时尚的“即时感”。资料显示,从2016年至今有超过60家品牌在太古里落地了北京首店、内地首店,甚至是大中华区首店,不仅限于奢侈品品牌,还包括足够潮流的设计师品牌,包括Off-White,Dover Street Market,Gentle Monster等等,太古里也因此被称作“首店收割机”。
这些潮流门店为时尚的年轻人们打造了一个对接全球风向的窗口,吸引着潮人们蜂拥而至,这些潮牌和潮人为太古里营造了一种独特的场,积淀着太古里的商业文化,也反过来吸引着更多潮流品牌的入驻。
上海新天地
瑞安在上海近20年的旧改历程,不仅助力企业稳固了上海市场,期间还成功创造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天地旧改模式,并将其成功复制到杭州、重庆、武汉、大连、佛山等城市。除了大连天地、虹桥天地、创智天地、瑞虹天地是知识产业园或社区型商业外,其余均是基于旧城改造的文化旅游型商业项目。
从2001年新天地南北里建成开始,整个新天地太平桥项目逐步朝着城市中心理想社区的方向发展。商业面积近50万方,包括上海新天地、新天地时尚Ⅰ(原南里商场)、新天地时尚Ⅱ、新里、湖滨道购物中心、新天地广场,以及第123、124地块、此外周边两栋酒店、多栋办公楼和住宅叠加,连通1号线、8号线、10号线、13号线、14号线四个地铁站,覆盖175万+办公和住宅人群(三公里范围)。
2020年后,新天地的零售比例将会提升10多个百分点,不过餐饮品牌数量将会从原来的近60家提升至近90家。业态上的调整表明新天地似乎正在逐渐摆脱当初定下的大型MALL的策略转而塑造为上海一流时尚潮人聚集地。而街边上有多少拿着单反的摄影师等着抓拍街边的时尚青年,也会验证着新天地的转变究竟有多成功。这就是属于时尚的文化。
就新天地的商业布局来看,它是一个垂直细分却又统一规划的国际开放式社区,每个商业体发挥其独一无二的商业作用,同时彼此之间又有着的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各区域差异化定位并有机联动,新天地从而打造出一个可持续的文化及社交目的地。
文章转载自商业V见地及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做转发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推荐阅读:
如何打造商业街景观设计
https://www.onewedesign.com/biaoqian1/47-1514.html
国潮主题街设计,和平菓局主题街区设计鉴赏
http://www.onewedesign.com/xingyezixun/13-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