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点之地铁商业规划设计
不同与购物中心的其他商业空间,与地铁连接处的商业因空间特殊限制及人流特点,在消费客群、消费需求、业态特点、铺位分割等方面呈现了不同的特征。

案例1——长宁龙之梦
充分利用与地铁连接的前室区域,打造人气较旺的美食区域,实现了较高的经营收益

龙之梦前室区域约2000㎡,与地铁站点和商业无缝对接,内部以10-30㎡的小铺为主,美食集市的氛围十分浓厚。
动线设置以类百货的井字形动线为主,内部可容纳的业态和品牌较多,百货零售氛围浓郁,与地铁站厅内商业形成互补。
主力客群为周边居民,因此在业态上以特色休闲小吃以及日杂为主,业态比较纯粹。

要点之空间环境

空间尺度
层高尽量设置较高
宽度大多在4.8米到6米之间
多采用下沉广场、小中庭等方式打造厅式节点空间,空间丰富度和商业吸引力更高
灯光以暖白光或暖黄光为主,与地铁冷白光形成反差
在装饰元素和风格上,与购物中心风格一致并呼应
注重与地铁空间的反差性
注重通道两侧墙壁的商业氛围包装
清晰的标识利于引导人流快速疏散
人性化的设计和艺术标识可以缓解地铁通道带来的幽闭感
案例2——上海万象城
交通组织节点空间尺度非常大,内部两层通高,连接的商业街内部整体空间氛围舒适,大气。

地铁出口设置了下沉广场,与负一楼商业及地面层相连,整体广场空间大,动线清晰。

过渡空间商业硬装效果突出,灯光、立柱包装、天花设计、广告位排布都十分大气,舒适

要点之地铁综合体交通组织分析
交通组织是地铁综合体的核心特征和成败关键,其通过空间组织来串联外部交通和各物业动线的特征十分突出。

地铁综合体的交通组织原则
外部交通方式连接原则:尽可能多层、多方位连接
内部物业与地铁连接紧密度:商业>写字楼>酒店>公寓
多采用厅式交通组织空间将地铁与多种物业通行方式进行组织,提高了空间效率和空间舒适度,同时也为空间装饰提供便利,改变地铁单一通道式连接商业的处理方式。
交通组织关键点
除综合体地铁接口的实际开发基础外,影响地铁综合体交通组织的最重要因素是与地铁公司的前期对接以及开发过程中的沟通协调能力,这决定了每个项目交通组织的实际效果。
案例3——兴业太古汇
作为上海核心区域新开综合体,整体密度较低,空间开敞流畅,物业布局紧疏有致。

外部交通方面,地铁交通优势十分突出,共有三条地铁线汇集,并有三层平面连接地铁口,十分便捷

从物业连接来看,本项目实现了相对集中的交通组织核,将地铁出口、商业和写字楼集中设置在同一垂直空间内,十分便利。

启示
【启示1】重视地铁与综合体过渡区域的商业价值,将综合体的商业展示和销售运营空间前置入地铁空间,无缝衔接

【启示2】在项目开发期,要注重与地铁集团的沟通和协调,尽量从交通组织和连接空间两方面提升地铁综合体项目价值

【启示3】对于已建成的地铁综合体项目,可以从空间环境包装、标识导视、业态调整等方面继续优化,提升连接空间商业价值。
注:本文来源于南国研发部,内容仅作学习分享,不做商业用途,侵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