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场景作为承载消费行为的载体,在当代激烈的竞争之下,差异化、个性化及文化内核,已经成为评判其是否具有商业价值的标准之一。
我们整理和精选出了内外新落成的10个非常有特色、且具有影响力的商业设计项目,为大家送上一份视觉盛宴。
01Louis Vuitton伦敦旗舰店
-
英国 伦敦
-
Peter Marino design
“将艺术融入建筑。”
——Peter Marino
最有艺术气息的旗舰店
Peter Marino是一位建筑及室内设计师,他因将艺术融入其建筑设计而闻名。去年,他为 Louis Vuitton 设计的伦敦旗舰店经历了14个月的装修后开业了。
还没进门就被放射状的外墙装置吸引住了眼球,蓝色与黄色的碰撞彰显着新店的活力,也让人从门外就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氛围。
店里共有来自 25 位艺术家的 43 件艺术品。店内空间开阔,棋盘格的地砖让人倍感亲切。
橡木实木的旋转楼梯连接着上下两层空间。
三座高高的LED 灯柱,穿过楼梯中央,为沉稳的木质空间带来一丝活力。
Sarah Crowner 创作的七米长画作「frieze」横在墙面上,大胆的颜色运用于素雅的墙面形成鲜明对比。
苏格兰艺术家 Jim Lambie 用粉红色,黄色,绿色和浅绿色构造出一个魅力四射的楼梯空间,也是让人眼前一亮。
店内还有大大小小出自设计师的桌椅,整个空间感觉被艺术包围。
02
卡塔尔博物馆礼品店
-
卡塔尔 多哈
-
Koichi Takada Architects
“ 卡塔尔国家博物馆的内部设计是一个机会,为游客创造一个独特的体验,让他们沉浸在卡塔尔的文化遗产 。。”
——Koichi Takada
最异形的“洞穴”
卡塔尔博物馆位于多哈滨海路南端,占地150万平方英尺。建筑外观由普利兹克获奖者、法国建筑师Jean Nouvel设计,室内设计所用的形式和材料都是对Jean Nouvel的致敬以及补充。
“沙漠”是室内设计的主要概念,每个内部空间都映射了卡塔尔的历史,为到访的游客提供了一场难忘的文化体验。
卡塔尔博物馆
Koichi Takada Architects在让·努维尔设计的卡塔尔国家博物馆内完成了两家礼品店,以起伏的木质表面为特色。
礼品店内部的特点是高耸的木墙,从堆叠的木质轮廓中形成一系列洞穴外壳。
灵感源自“洞穴之光”「Dahl Al Misfir」,是卡塔尔的一处自然景观。洞穴中含有纤维状石膏晶体,深度从40米到100米不等。入口约12x4.5米。
洞穴之光
洞中的石膏晶体散发出如月光般微弱的磷光。石膏会以星团的形式出现,也会以荧光和半透明结晶体出现。
设计师将这美丽的地下洞穴“搬入”礼品店,通过设计将人与自然相联系。使用3D建模软件,实现了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曲线和曲面设计。
40000块木质拼图拼凑出三维形态,每件数控切割的木制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其边缘线还要与周围的组件一一对应。
03
云镜 · 花园火锅餐厅
-
中国 成都
-
MUDA-Architects
“开启一段浪漫奇妙的生态火锅之旅。”
——MUDA-Architects
最诗意的火锅餐厅
成都以悠闲、温润的气质闻名。而火锅,作为地域文化特色的一部分,已然是成都的代名词——这既是一种饮食文化,也是一种休闲生活方式。
云镜·花园火锅餐厅基地位于三圣乡腹地,环抱一方荷塘,隐匿于一片树林之中。三圣乡地处成都近郊,被称为“成都绿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资源。
MUDA将火锅文化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远离喧嚣,在繁华都市的淡然一角营造出一个尊重原始生态,同时又符合现代消费方式的个性化就餐场所。
设计方案最大程度尊重场地自然环境,消解建筑尺度,省略墙体语言,仅用柱与板轻盈地匿于林间,让建筑温柔地融入场地,勾勒出湖水的边界,轻巧而宁静。
屋顶自由曲线根据场地桉树及湖水的位置来设定,其特点与使用功能顺应而成。
建筑沿湖而立,如同火锅升腾的雾气缭绕在林间,给人一种漂浮感。
垂直方向的细柱均匀地分布在屋顶两侧,屋顶自由曲线围合形成若干通透的取景框,移步换景,框出开阔的视野。
底部的平台与屋面曲线完全一致,相互呼应,彰显空间的一致性与整体性。
建筑总长290米,净高3米,以直径88毫米的钢柱作为支撑结构,宽度随周边的自然环境而变化。远远望去,与周围笔直的桉树树干融为一体,消隐于自然中。
截至目前,建筑一期部分已于2019年4月落成,并对公众开放。
04
La Vetta会所
-
中国 香港
-
George Yabu
“魔鬼总是在细节中体现。”
——George Yabu
香港La Vetta Clubhouse会所是雅布的最新力作,也是香港这座城市为数不多的豪宅典范。
George Yabu(左)& Glenn Pushelberg(右)
最具豪宅感的会所
他以自然为题,在室内创造了一系列亲密、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并让人获得一种感知:这设计属于未来!
走入展示空间,艺术家的作品被精心排布,虽然作品种类丰富,在色调柔和的木纹墙面衬托下却显得精致和谐又引人注目。
空间中的家具同样是中性色彩,米白色与橄榄绿的沙发;天蓝色丝绒靠垫;灰色大理石桌面;最大程度凸显出了展示墙面的特点。
餐厅的主色调为淡雅的肉粉色,空间由层层叠叠的推门隔开,仔细观察,这些推拉门犹如一幅幅展开的画卷,精心雕琢着花鸟树木,在灯光的映衬下富有变化。
洗手池由白色的大理石制成,拥有优雅的曲线,墙面上安放了一方一圆两面镜子,散发着柔和的灯光。
泳池使用了不规则的平面形状,柱子以及四周的墙面由竖向肌理的石材装饰,吊顶呼应了泳池的形状,不可忽视的是顶部垂下的黄铜色装置,增强了空间的活力。
线条硬朗的沙发有序地布置在空间边缘,中和了空间曲线条的感性,反而增添了一分冷静淡泊的气质。
05
Grupo Arca展厅/零售空间
-
墨西哥
-
Esrawe Studio
“回到石材的诞生地。”
—— Esrawe Studio
最形式独特的零售空间
采石场是人类对自然进行干涉的证据。在这里,人类无意识地雕刻出千变万化的褶皱和体量,最终形成令人惊讶的地形和地貌。这种在探寻原始材料的过程中形成的“制造出来的景观”会将我们带回材料诞生的地点。
该项目的概念便产生于这种景观所具有的迷人而独特的气质。庞大的一体化立面上设有小小的开口,将人们引入富有纪念感的中央空间 「 Agora」 ——一个“ 到达采石场”的过程。
“Agora”是整个空间旅程的起点,其周围环绕着一系列以不同材料构成的展厅,为参观者带来动态的、多样化的体验。
设计概念摆脱了传统零售空间的模式,旨在促进人们去认知、传播和理解建筑、设计、艺术和文化在本土乃至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原因和形式。
这是一个能够激发对话和知识交流的平台;它与其所在的社区、它的顾客及合作伙伴建立了一种互利的关系;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墨西哥文化和创意建设的参与度。
该建筑从功能和物理上被分为两个部分,它包含两个相互交织而又彼此独立的体量:其一是“采石场”区域「包含 Agora中央空间、设计中心、自助餐厅和多功能厅」;其二是仓库区域,建筑旅程会在这里画上句点。
这座仓库的功能类似于一个集装箱和配送中心,它是一个半透明的中立空间,保证了场景与石材的关联性,同时通过背景处的森林再次将我们与石材的诞生地连接在一起。
观者可通过二维码从移动设备中了解不同的材料,从而迅速地获得材料的信息、描述以及选材成本。顾客还可以通过创建数据库来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从历史记录中了解自己的购买趋势和购买行为。
推荐阅读:
关于商业设计的一些事
https://www.onewedesign.com/biaoqian1/47-1215.html
关于商业设计的一些事
https://www.onewedesign.com/biaoqian1/47-1215.html